发布时间:2021-04-20 05:58:47 阅读量:3384 作者:朝寒
后市面临调整压力金融经济学 杨云红
图片来源金融经济学 杨云红:经济日报
2010年四季度以来,受流动性回收影响,市场资金面呈趋紧态势,但债券市场运行总体平稳。10月上旬上证所债市交易活跃,成交量相对较大;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市场相对清淡,成交量有所回落;近半个月来债市进一步反弹,基本上回到10月上旬行情。
同期,深交所债市行情也有相似之处,即市价总值趋于稳定,但交易逐步活跃,成交量也进一步放大。10月8日,深交所企业债成交金额为2.75亿元,总市值为1031.96亿元;11月15日的成交金额为4.3亿元,总市值为1028.95亿元;12月24日的成交金额为6.67亿元,总市值为1035.85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近期市场流动性趋紧令中短期债券面临一定压力,收益率有所反弹,而长期债券则相对稳定,存在一定投资机会金融经济学 杨云红。
流动性管理加强
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前11个月我国新增贷款达7.44万亿元,距离年初设定的7.5万亿元全年信贷增长目标只有一步之遥。针对市场充裕的流动性,央行持续运用公开市场净回笼操作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进行对冲。由于一、二级央行票据市场收益率倒挂情况一直比较突出,公开市场操作并不能承担央行回笼流动性的重任。在这一背景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就成为央行较为倚重的货币政策工具。
第四季度,央行先后在11月16日、11月29日、12月20日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回笼银行体系流动性1万亿元左右。同时,在时隔三年之后,央行分别在10月19日、12月25日宣布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
从资金面上看,12月中旬以来,年末商业银行考核和跨年资金需求,加之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缴款等因素,银行间货币市场资金面骤然收紧,导致银行间市场债券质押式回购利率再度出现大幅上扬,其中7天品种利率创出新高,银行体系资金趋紧态势进一步明显。
从近期来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持续向市场注入资金。12月20日至12月24日,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量达260亿元。这是连续第6周实现净投放,累计达3060亿元。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动向看,12月23日,央行发行10亿元的3月期央票,收益率继续维持在1.8131%的水平。同时,央行仍旧暂停了3年期央票的发行,且将3个月期央票发行量维持在低位。
中信证券分析师认为,央行接连上调准备金率所传递的政策信号已经非常明确,市场的流动性预期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在年末商业银行考核时点效应的影响下,大型银行可能有拉高货币市场利率的动力。而从近期来看,收益率曲线平坦化趋势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不排除债市收益率可能有再度从平坦化向陡峭化转移的趋势。
从机构需求看,商业银行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最大持有者。中债网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0月末,包括国债、金融债、地方政府债、央票和信用债的银行间债券托管总量为18.63万亿,而商业银行托管量为13.95万亿,占比达到75%。而明年,商业银行可用于债券投资的新增资金较2010年或有所减少,投资债市的需求将会结构化调整。随着保费收入增加和收益率上行,保险资金对债券的配置需求将较2010年会继续扩张。受市场流动性影响,基金债券需求或许有所下降。
海通证券有关研究人员表示,从目前来看,资金紧张程度不会超出预期,而明年一季度资金紧张局面或许有所缓解,债市收益率可能会出现下行,机构可能会提前进行配置,但总体来看,债券市场仍面临调整压力,未来一段时期很可能延续盘整格局。
总体来看,2011年影响资金面的因素仍然较多,最核心的因素还是货币政策的取向。业内人士认为,在宏观面经济复苏预期进一步增强的形势下,债市收益率水平有望保持平稳,但需合理考虑债券品种配置。
有关分析师认为,从短期看,债市将迎来较好的信用债投资时机,信用产品的收益率经过一轮调整已经凸显投资价值,其后可等待利率产品的配置机会。